天极首页|天极资讯|产品库|天极下载|手机|数码|笔记本电脑|硬件|办公外设|软件|群乐论坛|游戏|家电
永无高处 青衣佐刀的勇攀高峰之路

人物简介

陈钧钧(网名:青衣佐刀)
安徽马鞍山人,教育工作者,国家健将级登山运动员。
2007年7月登顶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。
2008年9月登顶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。
2009年1月四川双桥沟攀冰。
2009年5月登顶高峰海拔8848米珠穆朗玛峰。
2010年6月登顶北美最高峰海拔6193米的麦金利峰。
2011年登顶非洲最高峰海拔5895米的乞力马扎罗峰。
2009年7月、2013年9月二次攀登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。
2013年3月出版雪山摄影纪实图书《永无高处》。
2013年9月雪山摄影作品《极限》入选2013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。

人物访谈

您是一位教师,做过生意,后来为何成了登山家?
登山家,这个称号会让我羞愧。一位喜欢登山和摄影的老师,可能更恰当些。
起先我并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喜欢山水。毕业后我先是在乡村当中学老师,后调到教育局工作,接下来顺应那个全民经商的大时代做起了生意。进去以后才知道,那个圈子里没有我要的东西。期间,虽然也赚了些钱,却将自己毁得厉害。直到2003年5月那次为纪念人类登上珠峰50年央视对中国民间攀登珠峰队伍的直播,彻底震撼了我。末了我想,王石53岁都登顶了,我还不到40,干嘛不呢?随后,我只做了二件事:一是将生意交给别人打理并推掉所有的应酬,每天抽空锻炼;二是制定了逐年升高海拔的训练计划并坚持实施。5年后,我终于触摸到了小时候那个高高在上的梦……【详情】

登山为你带来些什么?
登山之前,即使珠峰一直在那里,对于我而言并没有存在过,那时,我也没能认清自己。只是那次在珠峰上的遇险,除让我恍若重生外,内心更是充满了感激、反省和羞愧。下山时,我给家里打电话第一句话就是:“九死一生,活着真好”。觉得以前许多东西不懂得珍惜,好在还有机会,能重新来过……【详情】
您如何成了一位摄影发烧友?
摄影在你生活中占据了一个怎样的位置?
2004年第一次涉足户外,我便喜欢上了摄影。2007年我攀登慕士塔格并用图文的形式贴在了论坛上,这时我才发现了写作和摄影的力量。从那以后,我的攀登就分成了二次,一次是身体,另一次是思想,也就是图文的创作。第二次,才是我攀登的灵魂……【详情】

登山过程中最难忘的人和事是什么?
我的好朋友老吴,还有那天登顶后发生的二件事。那天我在登顶下撤到海拔8700米处没有了氧气,下到8650米处时,我的向导也跑了,整个东北山脊上就剩下了我一个人。当我在下海拔8500处的一个悬崖时,一个意外让我的身体失去了平衡,背对着崖壁的方向撞去,我以为这下自己要死了,可没想到,是我背上去的单反相机救了我的命。那台相机原本向导不让我带,是我死活不肯硬背上去的。没想到,相机被撞残了,我却活了下来,可以说是摄影救了我……【详情】
您觉得攀登时拍照的意义在哪里?
我喜欢攀登,是因为找到了自己可以与自然无限贴近的切入口,在那里,我可以聆听,学会敬畏并改变了人生。我喜欢摄影,它是我敬畏和融入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,我用镜头呈现的,不仅仅只是客观,还有主观情绪。有时,我自己都会感动……【详情】

拍摄的作品中,这一组“人与大自然”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请您谈谈您的感想?
07年夏季的第一次攀登,就让我认识到雪山的威严和生命的卑微。那次,山上和营地里共死了4个人。我目睹运载韩国登山队长尸体的那辆皮卡摇摇晃晃离开前进营地,在难受的同时,开始认真思考起生命的价值,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……【详情】
除了相机,您在登山时还必须携带哪些摄影有关的器材、附件?
镜头、尽量多的电池和储存卡、三角架、快门线、各类滤镜、清理工具、太阳能充电器、笔记本等,最好一个都不能少……【详情】

听说您使用过好多种相机,并不是某一个牌子的粉丝,请您谈谈尼康、佳能、索尼等相机的特点,或者说使用理由
是的,每次攀登我带的相机不尽相同,通常还不止一台。其实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挑剔,是我没有全画幅相机,所以每次攀登前会找朋友去借,借到什么就用什么。我一直认为相机不是最主要的,在雪山上,如果确定了拍摄主题,再寻找到矛盾冲突的主体,最后用合适的视角去呈现,一张照片就会是一则好故事……【详情】
微单相机现在很火爆,您考虑过尝试吗?
很想尝试。【详情】

更多作品赏析

关于我们|About us|天极服务|天极大视野|天极动态|加入我们|网站地图|网站律师|友情合作|RSS订阅|意见反馈
Copyright (C) 1999-2022 Yesky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极网络